各学院、广大青年学生:
“博学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全网最大投注平台已经举办15年。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全网最大投注平台广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展示了全网最大投注平台的育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团委决定举办全网最大投注平台第十六届“博学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同时选拔、培育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和全国竞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 迎接挑战
二、参赛对象
全网最大投注平台正式注册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三、参赛作品类别
本届“博学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设置三个组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主要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方面内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与。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也可以围绕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制作
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
四、时间安排
(一)组织宣传阶段(2022年10月-11月)
1.各学院应建立赛事工作领导小组;
2.各学院需确定本院参赛组织实施计划,在学生中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3.校科创基地工作人员深入各学生团支部进行赛事宣讲工作。
(二)作品准备阶段(2022年10月-12月)
各学院在10月下旬确定学院赛事咨询点,组织培训学生填写立项申报书,校科创基地于11月上旬进行“博学杯”培训会,对申报参赛人员以讲座等形式进行指导。
各学院应鼓励专业教师做好作品指导,并组织专家进一步加以修改、完善。
(三)申报成果阶段(2022年12月16日前)
2022年12月16日前进行作品征集,参赛学生于所在学院团委报名(跨学院组队于队长所在学院报名),各学院做好项目统计,并于12月23日前向校科创基地报送经过学院审核通过的参赛作品(附学院作品清单),纸质版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层校科创基地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twkcjd@mail.xaufe.edu.cn。
(四)初审、复审、终审答辩(2023年1月-3月)
校科创基地负责赛事评审组织。初审、复审采用文本作品评审,由校内、校外专家共同对申报作品按照赛事分类进行评审,推选优秀作品进入校赛决赛,校赛决赛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根据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因素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五、相关要求
1.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各学院应精心组织并大力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教育、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打好相应基础,做好必备物资及经费支持并给予相应综合测评分数认定。
2.把握导向,突出实效
各学院应准确把握第十六届“博学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功能定位,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引导学生做好选题,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学科、专业、行业优势,做好跟踪培养,力争在赛事中取得突破性成绩。
3.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各学院应深入基层,动员更多学生及专业教师参与到第十六届“博学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来,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竞赛的宣传,扩大竞赛影响力和覆盖面,做好学院组织申报工作,自行开展宣讲会、经验分享会、培训会等,切实营造全网最大投注平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良好氛围。
六、联系方式
微信订阅号:XUFE校科创基地
QQ交流群:680020755
联 系 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029-89059397
共青团全网最大投注平台委员会
教务处
科研处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暨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10月14日